每次都…

「又來了,講那麼多次,每次都這樣⋯⋯」

有一段時間,這句話時常掛在我的嘴邊。我是一個老師,也是一個媽媽。在教導學生與孩子的過程中,發現自己最難忍受的,是同一件事要說很多遍。縱使說了很多遍,卻覺得他們都沒有改變,讓我時常感到無力又沮喪。

連講六十七次

有一天,學校辦理「心肺復甦術研習」,我因為有事晚到,就在後面看著大家練習,每一組練習過後就離開,我是最後一組。輪到我的時候,突然想到,我們學校大約有六十七位老師,那麼這一位講者,在短短的時間內,同樣的內容,他講了至少六十七次,但是他的臉上依然帶著微笑,沒有一絲不耐煩。好像讓他再講一千次,他也願意。

研習結束後,我跟講師稍微聊了一下,那是一位二十五、六歲的年輕人,平常擔任救護的工作。他時常到社區或校園中宣導,他認真的說:「讓大家知道怎麼急救真的很重要,關鍵時刻可以救人一命。」雖然不知道甚麼人會在甚麼時候用到,也有可能都沒有人用到,但是只要有人在需要的時候有機會用上了,他就覺得很值得。

幾次機會?

那麼,我給孩子幾次機會呢?說來慚愧,當然不到六十七次。雖然,不一樣的地方在於,我是對同一個對象說很多次。然後我想到,如果每次提醒孩子時,都像是第一次那樣細心的跟他講解,會是甚麼樣子呢?或者說,我接受自己的孩子,每次聽我說話都像第一次聽到,聽完就忘是很正常的,這樣會不會好一點?

完美解說員

各位,你們看過發脾氣的解說員嗎?很少。

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早就已經接受,自己的工作就是要講很多遍。

我也準備好要耐心地講,而且講很多遍,我要當一個完美解說員。例如做家事,孩子小時候都是我一手包辦,慢慢的孩子大了,要學習承擔一些家務。然而,孩子並不主動,有時我一再提醒,他們卻拖拖拉拉,非得要我發脾氣,他們才肯去做,這真是很不好的狀態。

原本家事是各做各的,改成完美解說員模式後,我讓孩子跟我一起做家事,一邊做一邊跟孩子說故事,一邊討論對事情的看法,也一邊指導做家事的細節。就這樣每件事都清楚的說明並操作,漸漸的孩子能夠獨力完成一些家事,我竟然也比較不會發脾氣了。

螺旋梯

為什麼以前我一直覺得孩子沒有進步呢?問題可能出在,我對於孩子的進步,存著不切實際的期待。那麼關於孩子的進步,應該怎麼看待呢?曾經讀過一段文字,描述得特別貼切:

每次都是第一次

過去我只能看到重複的景色,卻看不到孩子的進步,因而感到不耐和沮喪。可是當我陪伴孩子一起做家事,有機會仔細觀察,才發現孩子的能力每一次都有一點一點的進步,便能放下心中的焦慮和擔心,知道可以不需要嚴厲的責罵孩子,一次一次慢慢的說,他們就會進步的。於是,在我的心中「每次都這樣」就變成了「每次都是第一次」。

孩子開心,我也很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