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當精神科醫生?

有機會跟住院醫師、實習醫師閒聊時,最常問的是:「你對精神科有興趣嗎?為什麼想當精神科醫生?」學生們的回答,各有所異。某甲:「我從小就對大腦很有興趣!我想探索腦科學領域、研究大腦的奧秘!」(當科學家似乎比較適合….)某乙:「我覺得精神科很輕鬆,沒什麼壓力!我可不想要半夜被叫起來幫病人插管急救…….。」(不要當醫生或許最沒壓力….)某丙:「我從小在眷村附近長大,對老伯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….」(這跟精神科有什麼關係?)某丁:「我看電視上的心理醫師很帥!我也想那樣….」(光鮮亮麗的是演員吧?)某戊:「我對人文很感興趣,平時也寫寫文章,希望對人文有更深刻的體會。精神科該是我的路了!」(精神科的確適合這樣的學生!)

某己:「我就是想照顧這樣的病人!」(心頭為之一震!這真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啊!)

跟某己學生詳談,他表明自己很重要的親戚長年為情緒疾患所苦。他很能體會病人好手好腳、身體機能正常,卻出不了門,整天只想如何結束生命,了結一切痛苦。所以他想奉獻自己的能力給精神科病患,帶給他們生命中的一個轉捩點,只要有一線希望,不死就好,一切還有可能!

至於我個人當年決定走精神科的心情,是因為精神疾病患者其實跟一般人沒兩樣,卻為想法、情緒所苦,不能正常生活,得到應有的幸福。我認為,精神科醫師就是盡力去了解病患,盡可能給予建議、提供幫助,讓病患在醫療團隊的專業引導及同理溝通中,逐步踏出思慮的牛角尖,情緒的死胡同。即使病患一再重複住院,我也不感挫折,而是慶幸病人願意回來,讓我們繼續幫助他們。

我也能藉此醫病互動的經驗而深入觀察生命的無奈,並隨緣擴展自我的心量。換個立場看,各種各樣的病患與症狀,或許正是精神科醫生最好的研究教材!人類的心智與情緒若繼續隨環境而演變,精神科醫生就永在無止境的研習、摸索中,能與這麼多人建立精神(心靈)的連結與交流,並協助他們緩解某些精神上的痛苦與障礙,或許是這個行業最有價值的報酬。

吳佳璇,《醫療自主時代:翻出白色巨塔高牆,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反思與覺醒》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web/sys_serialtext/?item=00106541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