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「HOW」之前

記得初任教師時,常遇到各種學生問題,不知該如何處理。課堂秩序、作業繳交、學生成績、班級事務、學生相處……沒有一樣讓我滿意,常在辦公室煩惱、難過。學生怎會這麼幼稚呢?為什麼不聽話呢?我為何沒辦法把學生教好呢?

碰到狀況時,我努力觀察其他老師的作法,並主動請教,前輩也不吝分享各種策略方法,像聯絡簿的設計運用、發生事情的處理步驟、班級秩序紀錄表的使用……。再加上各種參考書籍網路資料,手上有好多種「應對招式」啊!出現狀況A,可以用招式1或2或3;狀況B,改用4、5;狀況C?就用6吧!

就這麼過了一段日子,突然覺得哪裡怪怪的──我怎麼總是團團轉地處理各種「狀況」?不只如此,一個狀況處理完會衍生其他狀況,挖東牆補西牆的感覺,不像別的老師處理過就沒事了。為什麼別的老師使用同樣的策略有效,我的成效果不如預期,甚至造成「天怒人怨」(學生反彈、家長抱怨)呢?更神奇的是,別的老師似乎能「未卜先知」,學生可能的狀況都在他們掌控之中,還沒生事就先預防了!

除了「經驗」之外,我與前輩老師的有啥差別?我檢討自己──發生「狀況」時,我只看到問題的表面,就急著處理。成績不好?別班考了三張考卷,我也來考吧!秩序不好?別班用紀錄表,我也來登記處罰吧!別人有效的方法,我就依樣畫葫蘆──可我卻不知別人在事件前後花了多少心思去了解學生並建立關係──結果是師生被跳來跳去的狀況弄得心煩氣躁,看不到問題核心。

我把學生問題當作「狀況」來處理,但問題的根本是「人」啊!我為什麼要處理這些狀況?想達到什麼目標?期望學生學到什麼,成為怎麼樣的人?思考這些問題之後再看學生的狀況,我發現有些看來嚴重的事情,只是青春期的小彆扭 ,老師只要陪著他們,給他們一點時間與空間,其實不須出手處理;有些小事背後卻有著價值觀的差異,須與學生或家長深入溝通討論。

當思考「what」與「why」後,我確認自己的核心價值,以此做為定錨,面對狀況時,我會先看到這個「人」,並了解問題是什麼?再思考適合這個「人」的策略,較不會在各種枝末的狀況與方法上打轉。如此一來,發現自己的彈性變大了,眼界放遠了,變得較有耐心,陪著學生成長。

(註)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腦內風暴,陪伴孩子成長----你/妳的孩子正在轉變,也正在探索自我,他們的身體和大腦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,所以青少年的衝動魯莽、無禮、無知並不全然是他們的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