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婆婆95歲了,從屏東來北部與我們同住,我們將年久的房舍做一番打掃,鋁門窗也一起整修並油漆。
油漆施工當天來了兩位師傅。一位是經驗老練的師傅,負責平面粉刷;一位是有禮青年,擔任屋頂及轉角難處的刷飾;兩人通力合作之餘,偶會聽到年長師傅對年輕師傅施工技巧或步驟的叮嚀,兩人口語之間對應雖和諧,卻不像父子對談般嚴正。午間休息時間,為兩位不挑食的師傅準備了餐盒與飲品,年輕師傅雙手接過後一直代表兩人言謝;飯後年長師傅被年輕師傅禮讓在藤椅上闔眼小憩,年輕師傅則在酷暑中外出溜搭兼滑手機。待工程結束付款時,錢是由年輕師傅點交和收取,原來他是老闆的兒子。年長師傅是老闆多年的搭檔,受託付教導年輕師傅學習技藝。這種老少配,又易子而教的方式,真是好完美呀!
鋁門窗的施工前期溝通,是由一位耐心有禮貌且體貼十足的年輕師傅負責丈量與說明。施工當日也是老少兩人一組,鋁門窗這組師傅的談話方式和氣且語帶商量,工作上困難處多是年長師傅提出建議與經驗示範;最後細緻的框架塗裝則由年輕師傅一手操作。原來這組師傅年長者是叔叔,年輕老闆已一肩承接家族事業,與叔叔並肩和氣生財的風格,擔起家族重任。又是歷經多年考驗的傳承方式呀!
以上兩組師傅的溫暖、信任、互助等相處價值,在目前的教育現場,對應資深老師與年輕老師間互動,也應以尊重相待,才能順利傳承,展現校園合作氣氛。而親師生間多樣的溝通,若能如上一般彼此學習,讓親師生的關係互信和諧,此乃對學生成長有著良好助益。